36.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是怎样的?
答:按照目前公布的方案,北大的强基计划可以说很好地利用了北大已有的优势资源,例如成熟的本科生科研制度、丰富的课程资源、充足的保研政策和名额、健全的奖学金体系。不仅如此,强基班的培养方案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和主观能动性。应该说,强基的培养方案提供了兜底的保障机制,但无论是进入/退出强基班,还是跨专业保研、出国申请,学生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自主地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具体有如下特色:
(一)数学类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数学类包括两套培养方案,学生隶属不同院系管理。
(1)数学类I
① 数学类I的专业实际上与北大数院的本科生专业完全相同
对于学生来说实际上选择权更多了,不会因为进入强基计划而锁定在某一数学方向。
一般来说,数学成绩好、对数学十分感兴趣,又想走数学理论研究道路的人,可以选基础数学方向、概率论方向,并做好出国或国内读博的打算。
想打好坚实数学基础,未来去往实业领域工作的人,可以选金融数学、统计学、计算数学等方向,并做好至少读到硕士的准备,毕业后在金融、计算机、数据统计领域,从事研究、分析、应用方面的工作。
② 数学I类的学生在保研(本科毕业)前均可改换方向,在满足多个方向毕业要求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毕业
该条规定也与北大数院原本的本科培养计划相同,保证了足够大的自由度。
③ 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否进入强基并无本质区别
对于打算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都必须及早地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因此,本科生科研,这几年来早已经是绝大多数数院学生的选择。
④ 关于暑期出国科研,也早已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对于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申请心仪高校的海外暑期科研项目尤其必要。尤其像数学专业,本科阶段很难做出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申请过程中,学校背景、科研经历和推荐信的作用就更显著。
⑤ 通识教育课程是北大原本的特色
非强基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也要求学生选修12学分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及8学分以上本学部内其他专业的课程。课程的质量颇高,值得期待。
⑥ 北大理工科的保研名额一直都比较充足
基本上,GPA前70%的学生,只要符合保研的硬性要求且导师愿意接收,那么都有机会保研。如今直硕的名额越来越少,理工科基本都是本科毕业直博。
⑦ 保研并未限定在数学专业,不过跨专业保研仍需学生自己多加努力
以北大数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共67人获得本校保研的“拟录取”资格。其中,约60%的学生选择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约15%选择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约20%选择北大前沿交叉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1人获得光华金融学硕士的offer。
(2)数学类II(信息与计算科学)
① 数学类II的学生由数学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原本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就包括一部分信科的课程,数学类II的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则会更多。
② 鼓励数学类II的学生申请图灵班
北大图灵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两个专业,原本即面向全校理科院系招生。图灵班的培养计划更偏数学,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实际上非常契合数学类II学生的培养方案。
③ 数学类II的学生保研方向包括北大计算机的研究生方向
原来数学生跨专业保研,学生需要调整自己的培养计划、提前联系导师、提前开展相关科研、争取计算机专业导师的推荐信,与大多数学生做出不同选择还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强基计划的培养方案实际上打通了学科交叉的培养路径,简化跨专业保研流程,同时减轻了学生选择跨保要面对的风险和压力,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
④ 本科生科研制度已经非常成熟,此番的强制规定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更清晰的规划
⑤ 对于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在交换和暑研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大牛导师的推荐信,对于博士的申请非常重要
数学类II强基班的培养方案中将交换或暑研变成培养方案中一个必经环节,并且提供相应的机会和资源,毫无疑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同时较大限度地利用北大的平台和资源优势,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力。
(二)物理学类
北大强基计划物理学类包括三套培养方案,学生隶属不同院系管理。
(1)物理学类I
① 物理学类I的专业即北大物院的物理学专业
在强基计划的政策框架下,额外设置了未名物理学子班和物理英才班。从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物理英才班的遴选标准更加严格,目的是选拔志在从事物理学术研究的少部分学生。
未名物理学子班的学生并不必须从事物理学术研究,允许其在完成本科阶段物理专业学习后,跨专业保研或申请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其他工科专业,或申请金融工程、统计学、数据科学等专业。
以北大物院2018届的205名本科毕业生为例,合计共64人获得本校保研的“拟录取”资格,其中,北大物院46人,深圳研究院7人,信科5人,光华2人(20届是1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人。另有16人选择清华、中科院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② 培养方案中多次提及了本科生科研、海外暑期科研、出国交换
与数学专业相同,对于有意向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本科生科研和海外暑期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许多优质高校理工科的学生会在大三的暑假到海外高校的实验室以研究助理的身份从事2-3个月的科研活动。与交换生项目相比,暑研更灵活、覆盖的学生范围也更大,费用也比较低,一般只需要负担生活费和机票。学校方面则可能同时提供费用资助,降低学生负担。
③ 培养方案中提到了灵活的课程体系,如北大物院基础课程的免修考试制度
往年在刚进入学校时,许多希望证明自己的物理竞赛生会积极报名免修考试。但需要提醒的是,大学物理专业的课程与物理竞赛学习的内容并不等同,只有持续的努力才能保持优势。
④ 表现优秀的强基计划同学经审核自动获得推免和直博的资格
在一般的保研流程中,符合保研条件(如GPA3.0以上或院系前80%)的学生一般需要报名参加大三暑假的保研夏令营,或是在大四上学期九月刚开学时通过推免考试。
尽管北大物院的保研名额相对充足,但培养方案规定了强基计划的学生如符合保研条件,经审核可自动获得推免资格(此处应当是预录取资格),实际上简化了保研流程,也节约了学生的准备时间,避免了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学生也可以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提前开展科研工作。
(2)物理学类II(地球空间物理学)
① 物理学类II的学生由北大地空管理,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专业方向,分别对应理论与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空间与应用物理研究所
其中,地球物理学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地震波、重力、地磁、地热等)研究地球内部的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空间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太阳系和日地系统。两个专业属于地球科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相对其他地学专业而言,对数学和物理的要求较高。
地球物理学类的培养是非常学术导向的,对口的就业方向除了学术研究,主要包括资源能源勘察(主要是石油)、工程勘察、矿产资源勘察、地震预测分析等行业岗位。
出于薪资待遇方面的考虑,以及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毕业生本身更强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功底,许多毕业生也会考虑金融、IT、通信、电子制造、互联网等行业,或是考取选调生。
② 培养计划明确了强基计划的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非强基班的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可申请进入强基班。强基班的学生在成绩不达标或自愿放弃的情况下也可退出强基班。
成绩不达标的标准,是未完成规定学分或超过不及格科目数目。根据保研的政策规定,不及格科目超过一定数目的学生是丧失保研资格的,那么继续留在强基班的意义也比较小了。
③ 优秀学生可在大三时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阶段,开展科研工作
一般来说,在正式取得保研拟录取资格之前,学生会跟随意向导师开展本科生科研工作,并在大四开学后正式取得保研拟录取资格后,继续开展研究。按强基班的本博衔接方案,学生可以自主申请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3)物理学类III(应用物理学)
① 物理学类III的学生由北大信科管理,实际上对应信科的微电子专业
微电子专业研究的是微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与应用。简单理解的话,芯片、微型的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都属于该专业的研究范畴。
与很多学生了解的电子信息专业相比,微电子专业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结构设计、固体物理、电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等课程上的要求要更高,对学生的数学物理能力也有更高要求。
② 物理学类III的培养计划同样强调了对学生获得海外暑期科研、海外高校交流、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保障和经费支持
(三)化学类
北大强基计划化学类包括两套培养方案,学生隶属不同院系管理。
(1)化学类I
① 化学类I的专业实际上与北大化院的本科生专业完全相同。对于学生来说实际上选择权更多了,不会因为进入强基计划而锁定在化学的某一个方向
北大化院包括有四个专业,分别为: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和化学生物学专业。其中,化学专业又分为六个方向,分别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理论化学。学生在入学时不分专业,高年级阶段才会按照意愿确定分流方向。
相对来说,选择领域更广的化学专业和应用更广的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更多。需要提醒的是,北大的应用化学专业并不是化工,而是更偏放射化学或核化学一些。不过不需要太过担心专业分流的问题,学生在入学就读一段时间后,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理性的选择。
② 化院的培养方案再次提及了对本科生暑期科研和对外交流的支持,并且明确提出了鼓励学生在国内外深造
换言之,优秀学生除了保研之外,同样可以申请国外优质高校继续深造。
(2)化学类II(地球化学)
① 地球化学是化学与地质学的交叉学科
该专业利用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各层圈的基本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形成条件和演化规律。研究对象包括元素、矿物、岩石和矿床的形成和演化的理论模拟、成岩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等。
不过总体来看,地学专业并不是热门专业。如果对地球科学、地质或地理缺乏兴趣,无论是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是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的发展,都会面临煎熬。
地球化学类的专业培养更偏学术。如果学生不考虑从事科研工作,对口的就业方向包括国家资源能源勘探、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等。也有不少学生会考虑转行或考取选调生项目。
② 与地球物理学类专业一致,地球化学类专业强基计划也设置了进入和退出机制
退出的原因可能是学生成绩不达标,也可能是学生主动申请放弃。
③ 地学专业有大量的野外实习和实践的培养环节,因此对学生的体力有一定要求
尤其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有时候需要在野外待一两个月。一方面要求学生的体能不能太差,能适应野外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另一方面更要求学生能够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孤独。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作为支撑,很难经受住地学专业的种种考验。
判断自己是否对地学类专业感兴趣,一方面要看学生是否对大自然感兴趣、或对地学的某一个分支感兴趣。另一方面,从培养和实际工作出发,平时就喜欢到各个地方进行户外观察、游览和探索的学生也更适合地学专业。
(如果对于整本书籍感兴趣,需要免费下载电子书完整版,可点击此处领取)
② 数学I类的学生在保研(本科毕业)前均可改换方向,在满足多个方向毕业要求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毕业
该条规定也与北大数院原本的本科培养计划相同,保证了足够大的自由度。
③ 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否进入强基并无本质区别
对于打算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都必须及早地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因此,本科生科研,这几年来早已经是绝大多数数院学生的选择。
④ 关于暑期出国科研,也早已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对于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申请心仪高校的海外暑期科研项目尤其必要。尤其像数学专业,本科阶段很难做出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申请过程中,学校背景、科研经历和推荐信的作用就更显著。
⑤ 通识教育课程是北大原本的特色
非强基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也要求学生选修12学分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及8学分以上本学部内其他专业的课程。课程的质量颇高,值得期待。
⑥ 北大理工科的保研名额一直都比较充足
基本上,GPA前70%的学生,只要符合保研的硬性要求且导师愿意接收,那么都有机会保研。如今直硕的名额越来越少,理工科基本都是本科毕业直博。
⑦ 保研并未限定在数学专业,不过跨专业保研仍需学生自己多加努力
以北大数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共67人获得本校保研的“拟录取”资格。其中,约60%的学生选择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约15%选择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约20%选择北大前沿交叉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1人获得光华金融学硕士的offer。
(2)数学类II(信息与计算科学)
① 数学类II的学生由数学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原本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就包括一部分信科的课程,数学类II的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则会更多。
② 鼓励数学类II的学生申请图灵班
北大图灵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两个专业,原本即面向全校理科院系招生。图灵班的培养计划更偏数学,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实际上非常契合数学类II学生的培养方案。
③ 数学类II的学生保研方向包括北大计算机的研究生方向
② 数学I类的学生在保研(本科毕业)前均可改换方向,在满足多个方向毕业要求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毕业
该条规定也与北大数院原本的本科培养计划相同,保证了足够大的自由度。
③ 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否进入强基并无本质区别
对于打算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都必须及早地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因此,本科生科研,这几年来早已经是绝大多数数院学生的选择。
④ 关于暑期出国科研,也早已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对于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申请心仪高校的海外暑期科研项目尤其必要。尤其像数学专业,本科阶段很难做出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申请过程中,学校背景、科研经历和推荐信的作用就更显著。
⑤ 通识教育课程是北大原本的特色
非强基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也要求学生选修12学分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及8学分以上本学部内其他专业的课程。课程的质量颇高,值得期待。
⑥ 北大理工科的保研名额一直都比较充足
基本上,GPA前70%的学生,只要符合保研的硬性要求且导师愿意接收,那么都有机会保研。如今直硕的名额越来越少,理工科基本都是本科毕业直博。
⑦ 保研并未限定在数学专业,不过跨专业保研仍需学生自己多加努力
以北大数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共67人获得本校保研的“拟录取”资格。其中,约60%的学生选择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约15%选择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约20%选择北大前沿交叉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1人获得光华金融学硕士的offer。
(2)数学类II(信息与计算科学)
① 数学类II的学生由数学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原本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就包括一部分信科的课程,数学类II的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则会更多。
② 鼓励数学类II的学生申请图灵班
北大图灵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两个专业,原本即面向全校理科院系招生。图灵班的培养计划更偏数学,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实际上非常契合数学类II学生的培养方案。
③ 数学类II的学生保研方向包括北大计算机的研究生方向
② 数学I类的学生在保研(本科毕业)前均可改换方向,在满足多个方向毕业要求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毕业
该条规定也与北大数院原本的本科培养计划相同,保证了足够大的自由度。
③ 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否进入强基并无本质区别
对于打算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都必须及早地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因此,本科生科研,这几年来早已经是绝大多数数院学生的选择。
④ 关于暑期出国科研,也早已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对于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申请心仪高校的海外暑期科研项目尤其必要。尤其像数学专业,本科阶段很难做出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申请过程中,学校背景、科研经历和推荐信的作用就更显著。
⑤ 通识教育课程是北大原本的特色
非强基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也要求学生选修12学分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及8学分以上本学部内其他专业的课程。课程的质量颇高,值得期待。
⑥ 北大理工科的保研名额一直都比较充足
基本上,GPA前70%的学生,只要符合保研的硬性要求且导师愿意接收,那么都有机会保研。如今直硕的名额越来越少,理工科基本都是本科毕业直博。
⑦ 保研并未限定在数学专业,不过跨专业保研仍需学生自己多加努力
以北大数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共67人获得本校保研的“拟录取”资格。其中,约60%的学生选择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约15%选择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约20%选择北大前沿交叉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1人获得光华金融学硕士的offer。
(2)数学类II(信息与计算科学)
① 数学类II的学生由数学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原本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就包括一部分信科的课程,数学类II的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则会更多。
② 鼓励数学类II的学生申请图灵班
北大图灵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两个专业,原本即面向全校理科院系招生。图灵班的培养计划更偏数学,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实际上非常契合数学类II学生的培养方案。
③ 数学类II的学生保研方向包括北大计算机的研究生方向
② 数学I类的学生在保研(本科毕业)前均可改换方向,在满足多个方向毕业要求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毕业
该条规定也与北大数院原本的本科培养计划相同,保证了足够大的自由度。
③ 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否进入强基并无本质区别
对于打算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都必须及早地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因此,本科生科研,这几年来早已经是绝大多数数院学生的选择。
④ 关于暑期出国科研,也早已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对于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申请心仪高校的海外暑期科研项目尤其必要。尤其像数学专业,本科阶段很难做出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申请过程中,学校背景、科研经历和推荐信的作用就更显著。
⑤ 通识教育课程是北大原本的特色
非强基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也要求学生选修12学分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及8学分以上本学部内其他专业的课程。课程的质量颇高,值得期待。
⑥ 北大理工科的保研名额一直都比较充足
基本上,GPA前70%的学生,只要符合保研的硬性要求且导师愿意接收,那么都有机会保研。如今直硕的名额越来越少,理工科基本都是本科毕业直博。
⑦ 保研并未限定在数学专业,不过跨专业保研仍需学生自己多加努力
以北大数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共67人获得本校保研的“拟录取”资格。其中,约60%的学生选择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约15%选择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约20%选择北大前沿交叉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1人获得光华金融学硕士的offer。
(2)数学类II(信息与计算科学)
① 数学类II的学生由数学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原本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就包括一部分信科的课程,数学类II的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则会更多。
② 鼓励数学类II的学生申请图灵班
北大图灵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两个专业,原本即面向全校理科院系招生。图灵班的培养计划更偏数学,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实际上非常契合数学类II学生的培养方案。
③ 数学类II的学生保研方向包括北大计算机的研究生方向
② 数学I类的学生在保研(本科毕业)前均可改换方向,在满足多个方向毕业要求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毕业
该条规定也与北大数院原本的本科培养计划相同,保证了足够大的自由度。
③ 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否进入强基并无本质区别
对于打算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都必须及早地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因此,本科生科研,这几年来早已经是绝大多数数院学生的选择。
④ 关于暑期出国科研,也早已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对于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申请心仪高校的海外暑期科研项目尤其必要。尤其像数学专业,本科阶段很难做出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申请过程中,学校背景、科研经历和推荐信的作用就更显著。
⑤ 通识教育课程是北大原本的特色
非强基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也要求学生选修12学分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及8学分以上本学部内其他专业的课程。课程的质量颇高,值得期待。
⑥ 北大理工科的保研名额一直都比较充足
基本上,GPA前70%的学生,只要符合保研的硬性要求且导师愿意接收,那么都有机会保研。如今直硕的名额越来越少,理工科基本都是本科毕业直博。
⑦ 保研并未限定在数学专业,不过跨专业保研仍需学生自己多加努力
以北大数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共67人获得本校保研的“拟录取”资格。其中,约60%的学生选择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约15%选择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约20%选择北大前沿交叉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1人获得光华金融学硕士的offer。
(2)数学类II(信息与计算科学)
① 数学类II的学生由数学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原本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就包括一部分信科的课程,数学类II的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则会更多。
② 鼓励数学类II的学生申请图灵班
北大图灵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两个专业,原本即面向全校理科院系招生。图灵班的培养计划更偏数学,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实际上非常契合数学类II学生的培养方案。
③ 数学类II的学生保研方向包括北大计算机的研究生方向
② 数学I类的学生在保研(本科毕业)前均可改换方向,在满足多个方向毕业要求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毕业
该条规定也与北大数院原本的本科培养计划相同,保证了足够大的自由度。
③ 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否进入强基并无本质区别
对于打算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都必须及早地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因此,本科生科研,这几年来早已经是绝大多数数院学生的选择。
④ 关于暑期出国科研,也早已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
对于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申请心仪高校的海外暑期科研项目尤其必要。尤其像数学专业,本科阶段很难做出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申请过程中,学校背景、科研经历和推荐信的作用就更显著。
⑤ 通识教育课程是北大原本的特色
非强基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也要求学生选修12学分其他专业的课程,以及8学分以上本学部内其他专业的课程。课程的质量颇高,值得期待。
⑥ 北大理工科的保研名额一直都比较充足
基本上,GPA前70%的学生,只要符合保研的硬性要求且导师愿意接收,那么都有机会保研。如今直硕的名额越来越少,理工科基本都是本科毕业直博。
⑦ 保研并未限定在数学专业,不过跨专业保研仍需学生自己多加努力
以北大数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共67人获得本校保研的“拟录取”资格。其中,约60%的学生选择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约15%选择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约20%选择北大前沿交叉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1人获得光华金融学硕士的offer。
(2)数学类II(信息与计算科学)
① 数学类II的学生由数学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原本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就包括一部分信科的课程,数学类II的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则会更多。
② 鼓励数学类II的学生申请图灵班
北大图灵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两个专业,原本即面向全校理科院系招生。图灵班的培养计划更偏数学,对数学的要求更高,实际上非常契合数学类II学生的培养方案。
③ 数学类II的学生保研方向包括北大计算机的研究生方向
② 培养方案中多次提及了本科生科研、海外暑期科研、出国交换
与数学专业相同,对于有意向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本科生科研和海外暑期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许多优质高校理工科的学生会在大三的暑假到海外高校的实验室以研究助理的身份从事2-3个月的科研活动。与交换生项目相比,暑研更灵活、覆盖的学生范围也更大,费用也比较低,一般只需要负担生活费和机票。学校方面则可能同时提供费用资助,降低学生负担。
③ 培养方案中提到了灵活的课程体系,如北大物院基础课程的免修考试制度
往年在刚进入学校时,许多希望证明自己的物理竞赛生会积极报名免修考试。但需要提醒的是,大学物理专业的课程与物理竞赛学习的内容并不等同,只有持续的努力才能保持优势。
④ 表现优秀的强基计划同学经审核自动获得推免和直博的资格
在一般的保研流程中,符合保研条件(如GPA3.0以上或院系前80%)的学生一般需要报名参加大三暑假的保研夏令营,或是在大四上学期九月刚开学时通过推免考试。
尽管北大物院的保研名额相对充足,但培养方案规定了强基计划的学生如符合保研条件,经审核可自动获得推免资格(此处应当是预录取资格),实际上简化了保研流程,也节约了学生的准备时间,避免了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学生也可以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提前开展科研工作。
(2)物理学类II(地球空间物理学)
① 物理学类II的学生由北大地空管理,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专业方向,分别对应理论与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空间与应用物理研究所
其中,地球物理学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地震波、重力、地磁、地热等)研究地球内部的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空间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太阳系和日地系统。两个专业属于地球科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相对其他地学专业而言,对数学和物理的要求较高。
地球物理学类的培养是非常学术导向的,对口的就业方向除了学术研究,主要包括资源能源勘察(主要是石油)、工程勘察、矿产资源勘察、地震预测分析等行业岗位。
出于薪资待遇方面的考虑,以及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毕业生本身更强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功底,许多毕业生也会考虑金融、IT、通信、电子制造、互联网等行业,或是考取选调生。
② 培养方案中多次提及了本科生科研、海外暑期科研、出国交换
与数学专业相同,对于有意向保研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本科生科研和海外暑期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许多优质高校理工科的学生会在大三的暑假到海外高校的实验室以研究助理的身份从事2-3个月的科研活动。与交换生项目相比,暑研更灵活、覆盖的学生范围也更大,费用也比较低,一般只需要负担生活费和机票。学校方面则可能同时提供费用资助,降低学生负担。
③ 培养方案中提到了灵活的课程体系,如北大物院基础课程的免修考试制度
往年在刚进入学校时,许多希望证明自己的物理竞赛生会积极报名免修考试。但需要提醒的是,大学物理专业的课程与物理竞赛学习的内容并不等同,只有持续的努力才能保持优势。
④ 表现优秀的强基计划同学经审核自动获得推免和直博的资格
在一般的保研流程中,符合保研条件(如GPA3.0以上或院系前80%)的学生一般需要报名参加大三暑假的保研夏令营,或是在大四上学期九月刚开学时通过推免考试。
尽管北大物院的保研名额相对充足,但培养方案规定了强基计划的学生如符合保研条件,经审核可自动获得推免资格(此处应当是预录取资格),实际上简化了保研流程,也节约了学生的准备时间,避免了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学生也可以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提前开展科研工作。
(2)物理学类II(地球空间物理学)
① 物理学类II的学生由北大地空管理,包括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专业方向,分别对应理论与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空间与应用物理研究所
其中,地球物理学是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地震波、重力、地磁、地热等)研究地球内部的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空间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则是太阳系和日地系统。两个专业属于地球科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相对其他地学专业而言,对数学和物理的要求较高。
地球物理学类的培养是非常学术导向的,对口的就业方向除了学术研究,主要包括资源能源勘察(主要是石油)、工程勘察、矿产资源勘察、地震预测分析等行业岗位。
出于薪资待遇方面的考虑,以及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毕业生本身更强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功底,许多毕业生也会考虑金融、IT、通信、电子制造、互联网等行业,或是考取选调生。
② 培养计划明确了强基计划的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非强基班的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可申请进入强基班。强基班的学生在成绩不达标或自愿放弃的情况下也可退出强基班。
成绩不达标的标准,是未完成规定学分或超过不及格科目数目。根据保研的政策规定,不及格科目超过一定数目的学生是丧失保研资格的,那么继续留在强基班的意义也比较小了。
③ 优秀学生可在大三时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阶段,开展科研工作
一般来说,在正式取得保研拟录取资格之前,学生会跟随意向导师开展本科生科研工作,并在大四开学后正式取得保研拟录取资格后,继续开展研究。按强基班的本博衔接方案,学生可以自主申请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3)物理学类III(应用物理学)
① 物理学类III的学生由北大信科管理,实际上对应信科的微电子专业
微电子专业研究的是微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与应用。简单理解的话,芯片、微型的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都属于该专业的研究范畴。
与很多学生了解的电子信息专业相比,微电子专业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结构设计、固体物理、电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等课程上的要求要更高,对学生的数学物理能力也有更高要求。
② 物理学类III的培养计划同样强调了对学生获得海外暑期科研、海外高校交流、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保障和经费支持
(三)化学类
北大强基计划化学类包括两套培养方案,学生隶属不同院系管理。
② 培养计划明确了强基计划的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非强基班的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可申请进入强基班。强基班的学生在成绩不达标或自愿放弃的情况下也可退出强基班。
成绩不达标的标准,是未完成规定学分或超过不及格科目数目。根据保研的政策规定,不及格科目超过一定数目的学生是丧失保研资格的,那么继续留在强基班的意义也比较小了。
③ 优秀学生可在大三时申请提前进入衔接研究生阶段,开展科研工作
一般来说,在正式取得保研拟录取资格之前,学生会跟随意向导师开展本科生科研工作,并在大四开学后正式取得保研拟录取资格后,继续开展研究。按强基班的本博衔接方案,学生可以自主申请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3)物理学类III(应用物理学)
① 物理学类III的学生由北大信科管理,实际上对应信科的微电子专业
微电子专业研究的是微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与应用。简单理解的话,芯片、微型的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都属于该专业的研究范畴。
与很多学生了解的电子信息专业相比,微电子专业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结构设计、固体物理、电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等课程上的要求要更高,对学生的数学物理能力也有更高要求。
② 物理学类III的培养计划同样强调了对学生获得海外暑期科研、海外高校交流、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保障和经费支持
(三)化学类
北大强基计划化学类包括两套培养方案,学生隶属不同院系管理。